台中20歲林姓女大生今年初發現體重不斷下降,一度以為瘦身成功竊自歡喜,不料之後左頸部出現腫塊,甚至逐漸變大,心急下趕緊就醫檢查,經切片結果證實為「何杰金氏淋巴瘤」,確診為淋巴癌二期,嚇得她花容失色放聲大哭,所幸接受醫師建議接受化療,病情順利控制且未擴散,又能享受花樣般的璀璨人生。
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文豊表示,患者今年中旬摸到左頸部有腫塊長達3週,雖先到診所求治,但並未獲得改善,幸好患者警覺性高,趕緊到醫院就醫並完成相關檢查,同時聽從醫師建議,接受化學治療,雖治療過程中產生輕微噁心、助聽器嘔吐之副作用,但在藥物治療配合下,病情明顯改善並控制,也可正常生活不受影響,目前仍持續追蹤治療中。
黃文豊指出,惡性淋巴瘤俗稱「淋巴癌」,又可分為「何杰金氏淋巴瘤」與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」兩大類,而淋巴癌的成因至今不明,研究顯示,可能與體質、化學物質、病毒感染有關,而病人的免疫功能缺損更可能是重要因素,國內患者罹患「何杰金氏淋巴瘤」比例較低,約僅1至2成左右,好發於15至25歲或大於55歲族群,共有兩個高峰年齡層。
一般而言,可聽到25分貝以下屬於正常聽力範圍,如果能聽到25到40分貝,屬於輕度聽力障礙;40到55分貝為中度聽力障礙;55到70分貝是中重度聽力障礙、70到90分貝為重度聽力障礙;90分貝以上則是極重度聽力障礙。最適合配戴助聽器的族群為中度聽力障礙者,但多數患者在聽力受損初期不以為意,認為是老化自然現象,未即時配戴助聽器,而錯失黃金矯正時期;一旦嚴重到重度聽力障礙,即使配戴助聽器可聽到聲音,大腦也可能因為長久未接收聲音刺激而退化,喪失語言辨識能力,造成不可逆的影響。助聽器好比微小型擴聲設備,能將聲音依據聽力障礙者的情況作不同程度的放大。但許多民眾對於戴助聽器會有些抗拒,甚至以為「戴助聽器會越戴越不清楚」,黃韻誠說明,其實大多是因為助聽器選配錯誤,因為每個人耳道長短寬窄不一,同一款型的助聽器並不適用每一位患者;當助聽器無法和耳朵密合,聲波會形成亂流,反而形成吵雜的聲音。
黃文豊表示,淋巴癌具有難捉摸、多類型,且無所不在的特性,因此又被稱為「沈默的癌症」,早期症狀不明顯,患者既不會痛也不會紅腫,較助聽器推薦後期則可能會出現發燒、體重減輕、盜汗、貧血以及器官被侵犯等症狀。
不過他強調,「何杰金氏淋巴瘤」的預後很好,臨床上第一或二期的病人,其治癒率可高達80%~90%,萬一進入第三或四期,其十年存活率仍可達到50%~60%,雖然治療過程辛苦,但只要早期發現,多數患者在接受放療或化療過後都能獲得痊癒,「絕對不是無法治癒的絕症」。
黃文豊也提醒,患者接受化學治療後盡量避免生食及未經削皮的水果、加工食品或隔夜食物等,並配合醫師建議及早接受個人化治療,就有機會控制病情,以達到更好的預後。